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九江 > 文化九江 > 历代诗歌

南北朝

来源:中国九江网 发布日期: 2015-06-19 10:15 【字体:

  晋代高僧慧远定居庐山36年,以东林寺为中心,开展他的佛学和佛教活动,东林寺也从此被尊崇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影响远及东洋西域。桓玄夺取东晋政权后,下令“沙汰沙门”(即佛教徒),结果南方大批佛寺被拆毁,大量僧徒还俗,但桓玄在禁令中却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使得庐山在一段时间内竟成为南方唯一的佛教圣地。

  道教传入后,也以宫观洞府林立。陆静修是道教一代宗师。他于公元461年到达庐山,因爱慕庐山胜景,建太虚观于庐山东南麓的金鸡峰下。在陆静修影响下,道教也在庐山与大规模发展的佛教分庭抗礼,挤得一席之地。陆静修死后谥为“简寂先生”,取“止烦曰简,远嚣在寂”之意,太虚观也从此改名简寂观。清人李渔曾为简寂观撰写一联,愤愤不平地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道家陆静修与佛家慧远大师及儒家陶渊明结为“方外之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但据后人考证,慧远去世时,陆静修只不过是十岁孩童,因此事纯属虚构无疑,只是故事背后隐含的“三教原来是一家”的意味,颇足深思。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尽管有些论者将《洛神赋图》视作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但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完全独立的山水画,而顾恺之所创作的《庐山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收缩

南北朝

发布时间: 2015-06-19 10:15

  晋代高僧慧远定居庐山36年,以东林寺为中心,开展他的佛学和佛教活动,东林寺也从此被尊崇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影响远及东洋西域。桓玄夺取东晋政权后,下令“沙汰沙门”(即佛教徒),结果南方大批佛寺被拆毁,大量僧徒还俗,但桓玄在禁令中却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使得庐山在一段时间内竟成为南方唯一的佛教圣地。

  道教传入后,也以宫观洞府林立。陆静修是道教一代宗师。他于公元461年到达庐山,因爱慕庐山胜景,建太虚观于庐山东南麓的金鸡峰下。在陆静修影响下,道教也在庐山与大规模发展的佛教分庭抗礼,挤得一席之地。陆静修死后谥为“简寂先生”,取“止烦曰简,远嚣在寂”之意,太虚观也从此改名简寂观。清人李渔曾为简寂观撰写一联,愤愤不平地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

  道家陆静修与佛家慧远大师及儒家陶渊明结为“方外之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但据后人考证,慧远去世时,陆静修只不过是十岁孩童,因此事纯属虚构无疑,只是故事背后隐含的“三教原来是一家”的意味,颇足深思。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尽管有些论者将《洛神赋图》视作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但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完全独立的山水画,而顾恺之所创作的《庐山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