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农业发展是培育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我市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持续强化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靠数增收”转变。
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大厅内,渔政AI监测系统正在循环监测长江干流、鄱阳湖、庐山西海等重点水域。该系统可实现毫秒级智能监管,精准捕捉非法捕捞线索。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周芳说:“随着渔政AI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更能精准识别、打击非法捕捞,实用性极强。”
在渔政AI助力下,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有效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为长江、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恢复与生物多样性提升筑牢防线。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智慧农业技术,我市围绕“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目标,聚焦水产、茶叶、油料、禽蛋等特色产业,打造了“产业地图+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数字化应用体系。
在庐山云雾茶产区,构建了从种植到品鉴的全链条数字平台,实现“一叶知秋”的精准管理;在彭泽鲫、鄱阳湖螃蟹等特色水产基地,推广物联网、水体传感与AI投喂系统,推动“靠经验养鱼”向“靠数据养鱼”转变。
我市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一体化建设,集成气象、土壤、市场、经营主体等数据资源,推动数据“上图入库、互联互通”。推广“万村码上通”平台,整合垃圾、污水、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实现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在平台的一体化展示、智能化预警、科学化决策。
同时,积极推动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以都昌珍珠养殖基地、庐山市茶科所、瑞昌零数科技为试点,带动建设了一批智慧农场、数字渔场、数字茶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44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有效提升了农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九江日报见习记者 史林 记者 程静)
来源:中国九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