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安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党建+”模式,围绕“强组织、兴产业、促振兴”目标,通过建强组织堡垒、盘活资源资产、创新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强“红色堡垒”,锻造发展主力军。德安县始终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硬核队伍”。选优配强“领头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返乡创业人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选拔“明白人”“带头人”进入班子,优化队伍结构。培育人才“蓄水池”,坚持把产业人才培养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做好“引进”“培养”“使用”三篇文章,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库,动态储备青年人才,择优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激发党员“先锋力”,推行“党员+项目”责任制,大力推进乡村联动、村村联办、村企联建,吸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与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力量发展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已建成实际运行产生效益的集体经济项目270余个,发展党员致富项目115个,发展成效凸显。
盘活“沉睡资源”,拓宽增收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纽带,通过改革赋能、整合资源,推动“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释放“三资”潜能。鼓励村集体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学校、旧厂房等优质“三资”资产,通过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创业增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打造一村一品。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党组织牵头制定差异化发展方案,并鼓励支持产业带头人、能人大户创办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困局。凝聚发展合力。大力推进试点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得实惠双丰收。
创新“联建机制”,凝聚发展新合力。坚持将规范管理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通过强化发展、政策保障等方式,确保集体资产“管得好、用得活、效益高”。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营”发展模式,德安县打破传统村域限制,破解村集体资金闲置、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势力单薄的难题,在全县4个乡镇探索建立乡镇强村公司,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形成抱团取暖,发挥集聚发展效应。创新“品牌建设、特色效应”发展之路,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村,打造蛋鸡养殖、食用菌、茶叶等主导产业,推动“一乡一园”全覆盖、“一县一品”产业化规模化。依托磨乌线、德白线、黄金线交通区位优势,建立“党员+项目”责任制,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市级示范园11个,形成三条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九江日报 德安讯 周莉)
来源:中国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