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西九江都昌工业园区,富德士二期项目、昌龙机电二期、仁善二期项目、风都二期项目、庐山制药二期等重点项目呈井喷式增长,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吊臂起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一线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忙生产,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与这火热场景相呼应的,是一组亮眼的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都昌工业园区新增规上企业12家,规上企业营收增长10.2%,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规上营收增长63.4%;纺织服装规上营收增长12.9%,口腔、珠贝等特色产业扬优成势、蓄势待发。

喜人的成绩离不开都昌工业园区以“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服务理念,营造安静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用制度的“减法”换取发展的“乘法”。
创新:“121”工作法构建服务新范式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都昌工业园区积极探索践行“严守一条底线、聚焦两个环节、建立一套机制”的“121”工作法,守住一条底线,严把入企审批关;聚焦“建设”与“生产”两个环节,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建立一套机制,考核督导工作实效。
“我们全面推行企业‘宁静日’综合执法改革,着力为企业营造‘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良好发展生态。改革聚焦杜绝非正常的涉企干扰现象,明确将每月1日至25日设定为企业‘安静生产期’。”都昌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无事不扰”并非撒手不管,“放手”的底线在哪里?
为确保制度严格落实,都昌县构建了“园区执行+纪委监督”的双重保障体系;在园区管理层面,通过“入企扫码”系统对特殊检查进行分级审批与全程追溯监管。
“该管的坚决管住,不该管的交给市场。”都昌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企业“安静生产期”期间,严格规范各类入企行为,非必要不开展行政检查、考察调研等活动,确需入企的,实行统一审批、一码通行,切实为企业减干扰、降负担。通过建立“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全面落实柔性执法等措施,严守干预最小化底线,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自“121”工作法推行以来,园区涉企检查活动得到有效统筹规范,企业普遍反映迎检负担显著减轻,专注经营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同时,通过推行“企业吹哨支部报到”机制,政策直达快享、要素保障强化、堵点精准纾解等举措稳步推进,为产业集聚和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赋能:制度红利催生发展新动能
项目申报手续毫无头绪,怎么办?一件事跑几趟,费时又费力,怎么解?遇到问题诉求无门,怎么破……
面对种种问题,都昌县有自己的答案——“都昌事·都好办”。
“我们公司是从外地来投资的企业,落户都昌工业园区以后,从租赁到购地盖房,园区工作人员都亲力亲为,全力帮助我们企业。同时,我们也介绍了很多朋友到这里考察。”九江蓝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的好口碑不断擦亮“都昌事·都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如今,在都昌工业园区,一批扎根多年的企业持续扩大投资,富德士二期、风都二期、仁善二期等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众多企业“不约而同”加码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检查的频次降下去,服务的温度与效能就升了上来。围绕企业“建设”与“生产”两大关键环节,都昌工业园区打出赋能“组合拳”——
在建设环节,通过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快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巩固社会事务剥离成果等,降低企业初始落户成本;在生产环节,完善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服务企业“数转智改”,推进产教融合,精准纾解融资、物流、用工等堵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增产增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对一个地区而言,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大项目、好企业落地的关键,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都昌县新增L6级以上数字化工厂12家,富德士服饰、百鑫鸿体育成功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省级科创平台数量一年翻番,417亩低效用地重获生机,3.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机器重新启用,县域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来源:江南都市报 于贵平 陶钦仪
来源:中国九江网


